研修学员眼中的中国

China-aid Training

研修学员眼中的中国(二十四):

一个人努力是加法,共同努力是乘法

来源:援外培训项目执行处   类型:原创    撰稿:李昊一  编辑:王阳 发布时间:2023-01-05 16:16

“我认为,在当前这个时代,中国就是让世界腾飞的羽翼!面对绿色和健康的共同未来,有中国的强有力支持,我相信我们将飞得更高更远,继续创造中国-中东欧国家友谊的美妙篇章!”在我院于9月26日至9月30日举行的“中东欧国家电子商务研修班”开班典礼上,来自北马其顿的学员代表弗洛西纳(Frosina Vitkovska)教授这样评价中国,表达了对中国-中东欧合作的美好期许。

今年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启动十周年。十年来,双方友好关系持续深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为了强化机制建设,促进各方在电子商务领域深度合作,我院举办本期研修班。研修班期间,我院邀请了多位长期从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为学员授课,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云课堂”、“云考察”和“云交流”活动。学员们也借研修班平台畅谈对华了解,讲述与中国的故事情缘,展望中国-中东欧合作的美好前景,研修班取得积极成效。

深爱中国,传播文明为两乡

弗洛西纳女士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应用语言系教授,已在武汉生活了15年,期间一直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讲座和文化交流活动向中国民众展示着北马其顿文化,促进相互了解,进而推动中国与整个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弗洛西纳视武汉为第二故乡,2020年当新冠疫情来临时,她选择“留下”,坚守在武汉,与学校师生共同抗疫,并肩作战。“疫情暴发时,北马其顿驻华大使馆曾组织过在华公民撤离,但我选择留在武汉,因为我相信中国政府,我爱武汉”。在武汉封城的100天里,弗洛西纳不仅克服重重困难,坚守教学一线,为中国学生搭建起“云课堂”,还投入更多精力于中国-中东欧合作研究,编写了汉语、英语、马其顿语三种语言版本的《荆楚之故事》和《最常用的3500汉字以及相关的HSK6词汇汉马词典》,发表了论文《论中国-中东欧合作中的荆楚精神》。“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所在的中国楚地便同欧洲有了贸易往来,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贸易道路:玻璃之路。这条道路比著名的丝绸之路还要早4个世纪。”研修班中,她兴奋地向我们介绍着研究成果。

“了解一个国家,首先要了解它的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亲自经历、体验,然后进行分享交流、互相学习”,弗洛西纳说,“东西方文化是和而不同的,所以我们在开展文化交流上要善于找到双方共同的支点。”研修班课堂上,弗洛西纳展示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她认为中国古代编钟演奏中追求的多样与和谐,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创未来的伟大进程中得以充分体现。研修班交流会上,她还以“立足远东看欧洲与世界的繁荣”为题做了学术分享,让更多学员认识到与中国开展合作的历史渊源与未来潜力,获得各方一致好评。

北马其顿学员弗洛西纳教授

结缘中国,铁杆朋友赞合作

阿莱克萨(Aleksa Mitrović)来自塞尔维亚,同样与中国有着深厚缘分。研究生期间,他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持续关注中国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毕业论文更是以《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东欧国家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题。阿莱克萨表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虽略早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但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中东欧合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让双方各领域合作亮点频出,效果显著。”

“在中东欧国家中,塞尔维亚与中国合作项目最多,其中科斯托拉茨热电厂和塞尔维亚国内高速公路项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匈塞铁路更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济合作的标志性项目”,谈到正在实施的中塞友谊项目,阿莱克萨如数家珍,满怀期待。回望疫情之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守望相助开展的抗疫合作,他充满感激,“感谢中国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向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中东欧国家分享抗疫经验,并派出医疗专家组,以及在医疗物资、疫苗接种等方面提供支持。我清晰地记得,当中国疫苗运抵塞尔维亚时,我国总统武契奇亲临现场迎接,这是我们的最高礼遇,是对中国朋友的最高诚意。”

“铁杆朋友,风雨同行”。有了在中国的留学经历,阿莱克萨更加深刻理解了这句温情话语的含义。“我坚信,在‘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下,中东欧国家会取得更好的发展。同时,我也衷心祝愿中国这位铁杆朋友越来越好。”阿莱克萨如是说。

塞尔维亚学员阿莱克萨

中欧班列,铺就亚欧新通途

十年来,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经贸往来增速明显,这些都成为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开放相融、携手共赢的深刻见证。卡塔丽娜(Katarzyna Kakol)是波兰波中工商协会国际合作处主任,她深刻感受到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为中东欧国家带来的积极变化。研修班期间,她从不缺席,镜头中摆放的中波两国国旗更给让项目团队留下深刻印象。

“波兰是欧洲地理上的‘十字路口’,但近年来真正让区位优势愈发凸显的原因还是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行。”卡塔丽娜告诉我们,波兰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位列第一的贸易伙伴,当前已将自身的“琥珀之路”与“一带一路”充分对接,并借助中欧班列与很多欧洲和中国城市建立了商贸往来,获得巨大收益。面对新冠疫情影响,中欧班列不但没有停运,反而成为连接中欧的“生命线”,将源源不断的防疫物资送进包括中东欧国家在内的整个欧洲地区,显示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谈及对华合作,卡塔丽娜表示,疫情暴发后,波兰企业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积极在中国市场寻找机会,因此促进了两国贸易投资稳步增长。“推动波兰企业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是波中工商协会的优先事项。未来,我们计划推动更多优质商品与服务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期待在电子商务、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等方面与中方开展更多务实合作。”卡塔丽娜说。

波兰学员卡塔丽娜主任(左)

世界的未来需要中国

研修班结束后,各位中东欧学员仍与项目团队保持着密切联系,与中国情缘不断加深。

10月末,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弗洛西纳教授便发来祝贺:“我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全程关注,二十大的召开不仅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世界发展。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世界的未来需要中国。宣讲二十大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学术交流是我的责任!”

11月初,卡塔丽娜在社交媒体盛赞新时代十年中国发展取得的非凡成就,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将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提供更多机遇、带来更大空间。她相信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的明天会更好,中国-中东欧合作也会更上一层楼。

12月份,项目团队又收到了塞尔维亚两位学员的来信。就读于贝尔格莱德大学的万贾(Vanja Matović)于12月11日通过邮件告诉我们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直飞中国天津的航班正式开通,文字间满是兴奋。“今天对我们两国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期待两国今后能在文化、教育等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塞中友谊万岁!”塞尔维亚国际发展部欧亚项目经理米利扬(Miljan Radunović)目前正在塞尔维亚辛吉杜努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一带一路”发展合作。他致信称赞我院举办的研修项目为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互了解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并代表辛吉杜努姆大学表达了与我院建立长久联系的真挚愿望。

塞尔维亚学员米利扬致我院信函

塞尔维亚学员米利扬致我院信函参考译文

致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

感谢贵院在今年9月成功举办“中东欧国家电子商务研修班”,研修班取得积极成果,我对能参与其中深感愉悦和荣幸。我此番来信,希向贵院表达建立更密切合作的愿望。

我目前在塞尔维亚辛吉杜努姆大学攻读博士(注:辛吉杜努姆是贝尔格莱德的古拉丁语名称),这是一所私立大学,主要专注于商业研究,涵盖旅游、银行、管理、环境和体育等主要领域。辛吉杜努姆大学的国际办公室负责学校的国际合作,该办公室运作良好、技术娴熟、经验丰富,成功运营了多个双、多边合作项目。我在其中担任中欧研究网络成员,这个研究项目由欧盟委员会资助,汇集了众多关注中国和欧洲的从业者和学者。参加研修班时,我了解到贵院是中国商务部直属的教育培训机构,自1998年以来,为发展中国家官员举办了各种研修项目,涵盖经贸、医疗、信息通信、环境保护等20多个领域,为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互了解与合作搭建了平台。因此,我想寻找一个机会探讨贵院与我所在的辛吉杜努姆大学建立合作的可能。

2012年,欧洲多国加入16+1合作平台,随后壮大发展为17+1平台,使中东欧和东南欧(CEE/SEE)国家更接近中国市场,到今年,中国-中东欧合作已走过第十年。同时,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胜利召开,这使我认为,现在是我们探讨合作的最佳时机,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成功举办研修班的积极成效,在未来开展合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与贵院开展相关合作。

米扬·拉杜诺维奇(Miljan Radunović)

塞尔维亚共和国辛吉杜努姆大学在读博士

欧亚商业发展项目经理

塞尔维亚项目顾问‍

欧洲有谚云:“一个人努力是加法,共同努力是乘法”。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潜力巨大,双方携手合作将会进一步发挥乘法效应。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我院将继续发挥好援外培训平台优势,努力推动中国与中东欧文明在交流中相合,商贸在交流中相通,不断促进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走得更稳、更实、更远,更好助力大国外交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结业典礼“云合影”

方 案:庞雯雯(援外培训教研处)

撰 稿:李昊一(援外培训项目执行处)

王一然(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学生)

上一条:研修学员眼中的中国(二十五):亚非拉官员盛赞我院举办的减贫主题研修项目(Ⅰ)——“中国经验激励我思考符合本国实际的减贫方案”

下一条:研修学员眼中的中国(二十三)我愿为塔中友谊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