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4日-6月6日,由商务部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承办的“RAMSAR缔约国湿地保护与管理官员研修班”吸引了来自9个发展中国家的34名学员参训。学员们就如同候鸟一般,学习中国湿地保护的方案与经验,吸收知识的养料,磨练管理技能,以更好地服务全球生态治理的伟大事业。
保护湿地,很大程度上是保护迁徙水鸟及其栖息地。全球9条主要候鸟迁飞通道中有4条途径中国。数以亿计的候鸟在中国湿地越冬或逗留,汲取养料。研修班时间有限,此次着重安排学员参观考察位于长三角上海崇明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鱼米之乡江苏常熟。
崇明东滩是我国规模最大、最典型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之一,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的重要一环,是新晋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学员们在申遗展馆聆听讲解、在标本馆学习水鸟的习性和保护策略、在观景平台眺望东滩全貌,学习保护区布局。学员们深深感叹,在寸土寸金的都市圈里,居然保留着这样一片自然的净土,对中国政府在生态保护上的决心和远见卓识深表钦佩,认为中国给国际同行提供了一个可以复制的范本。
江苏常熟水网交织,河流湖荡密布,湿地资源丰富。学员们马不停蹄地考察了“芦荡迷宫”沙家浜、“水上森林”尚湖湿地、常熟生态研究院、南湖湿地观测站、常熟湿地科普馆等。与书本上的湿地修复理论、小微湿地管理等相互印证,大大提升了学习效果。
毛里求斯国家公园与保护局湿地官员兰基塔﹒德维﹒奥楚博女士说,“以前只知道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没想到中国在湿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也高度重视,不但投入巨大,而且成效显著。中国模式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并不矛盾,两者可以互相促进,那就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喀麦隆学员回国后接受了本国电视台专访,并在主流报纸整版刊登了湿地培训的经历和感受。刚果金学员回国后,在刚果金东部地区开设培训讲座,宣传中国经验,让更多地发展中国家民众受益。赞比亚、东帝汶学员撰写了详细报告,向本国政府建言献策。期待更多发展中国家地“候鸟”来华交流,共创湿地保护国际合作的未来。
学员们在湿地公园观鸟平台
学员们考察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候鸟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