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哈萨克斯坦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环境治理技术培训班”在长沙圆满结业。结业仪式上,学员代表巴特贝根收到了一份他心仪的礼物——一枚中国方印,上面镌刻着他的中文名字“巴特贝根”。巴特贝根接过方印,深情地将其按在自己的书法作品“治水兴邦”之上,感慨道:“这枚印,不仅盖在了书法作品上,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巴特贝根,是一位热忱的中国文化爱好者。出生于1985年的他,眼神中透着沉稳,平日里虽话语不多,但一谈及中国历史,便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侃侃而谈。他常说,中哈两国亲如一家,情谊深厚。在与我们交流时,他总是会提及习主席所说的“我们是好邻居,好兄弟,好朋友,好伙伴”,言语间满是对中哈友好关系的认同与珍视。

巴特贝根及其团队成员皆是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然而,他们却丝毫没有陌生之感。巴特贝根曾笑着说,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对中国的向往,以及中国朋友的热情。

这份情感,同样体现在他们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参观考察中。当他们来到工程现场,立刻被眼前宏大的水利设施所震撼。工作人员详细地为他们介绍了工程的建设背景、技术难点以及重要意义。巴特贝根听得十分认真,不时提问,对中国在水资源调配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卓越成就赞叹不已。他们沿着工程线路概况导图参观,看着那一条条整齐铺设的管道,见证了中国为解决水资源问题所付出的努力和决心。在参观过程中,巴特贝根还与同行的中国水利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哈萨克斯坦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挑战,双方都受益匪浅。此次参观,不仅让他们了解了中国先进的水利技术,感受到了中国在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责任与担当,更加深了中哈两国人民的友谊。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