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喜欢Labubu(拉布布),而我,更喜欢这个正在塑造全球食品安全未来的国家——中国。”一句话,让全场学员报以热烈的掌声与会心的微笑。说这句话的,是巴西农业部国际关系司一级巡视员——贝尔南多·托德斯契尼。他太太曾在广州和上海做过交流老师,一家人都深爱中国文化。这个萌趣的中国IP形象,成了这位来自南美的高官与中国之间跨越地理与语言的文化纽带。

彼时,贝尔南多正参加由商务部主办、江苏检验检疫质量研究中心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及安全管理研修班(7月2日-7月22日)。他用这样一个漂亮时尚的玩偶,拉近了与中国的距离,也拉开了一段关于农业命运共同体的叙事序幕。
跨越半个地球,只为守护“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
在过去23年里,贝尔南多始终活跃在巴西农业与畜牧业最前线。他曾主导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动植物疫病控制体系建设,代表巴西在欧盟进行农产品风险磋商,如今肩负起协调《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重任。他深知,食品安全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技术问题,而是一项事关国家安全、贸易安全乃至民生稳定的系统工程。
“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他在开幕式发言时指出,“它不仅关乎食品来源安全,更关乎国际贸易的畅通、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生计、甚至是全球公共福祉的未来。”这番话,既是现实的注脚,也是责任的宣言。
中国方案,为世界提供“确定性”
当贝尔南多走进中国食品企业和食品风险检测实验室时,他对中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精细管理连连称赞。他看到了体系化全链条的食品安全治理框架,看到了一线监管人员扎实的专业素养,更看到了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秉持开放姿态,主动与世界分享治理经验,推动全球食品安全合作的诚意与担当。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培训。”他表示,“这是一次能力建设的共建之旅,更是一次政治互信的实践。”他尤为关注中国如何在农产品跨境流通中实现风险最小化和通关效率最大化,并多次与中方专家深入交流非关税壁垒识别、证书互认机制、疫情应对模型等专业议题。
“在全球多边贸易面临不确定性的时候,中国提供的是方法、经验和伙伴关系的确定性。”贝尔南多说。
用合作回馈世界,中巴“粮安之约”正在路上
在研修班的交流环节中,贝尔南多以一位“老农业人”的身份,发出庄严倡议:“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管好一国的食品,更要肩负起跨国协调的责任。我们必须在规则上靠近,在信任上靠近,在人民的食品安全保障上靠近。这是中巴的共同立场,也是全球的共同呼声。”

他的呼吁,与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食品安全理念不谋而合,也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目标高度契合。
当研修班即将落下帷幕的时候,贝尔南多手里握着自己的学习笔记和中国食品监管体系的资料,他说:“这次来中国,不只是来听课的,更是来找答案的。答案不止在实验室里,也在中国系统的、可借鉴的食品安全治理经验中。”
那一刻,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不仅是一次传授知识的研修班,更是一次以食品安全为媒、国际规则为桥、人民福祉为目标的全球治理对话。
从Labubu(拉布布)到“粮安梦”,从文化共鸣到战略共识,贝尔南多的中国之行,不仅留下了是思想的火花,更播下了合作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