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学员眼中的中国

China-aid Training

研修学员眼中的中国(五十)在园区、在课堂、 在心中

来源:援外培训执行三处   类型:原创    撰稿:赵鹤森  编辑:范一鸣 发布时间:2025-09-08 13:48

五月的中国,春意正浓、万物竞荣。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10个国家的38位学员们齐聚北京,共同参加由商务部主办、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承办的“发展中国家轻工产业园运营管理高级研修班”。在课堂学习、企业参访与文化体验中,他们不仅系统了解了中国在轻工产业园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经验,也在交流与思考中触摸到这个东方大国独特的发展脉动。于他们而言,这趟研修之旅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一场心灵与视野的拓展——他们在中国,看见了轻工产业背后的智慧与机遇,也勾勒出了自己国家未来发展的新图景。

首都机场的第一份温暖

莱索托雕塑家恩科帕内·西蒙(NKOPANE SIMON)深情说道:“当我走出首都机场通道时,原以为深夜会让接机大厅显得冷清匆忙,然而映入眼帘的却是工作人员真挚的笑容和热情的挥手致意。短暂交谈后,我感受到的不仅是礼貌周到,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友善与真诚。正是这种细微却真切的善意,让我坚信,这趟来华之旅将收获满满。”

跨越国界的学习与感动

“在中国研修的这段时间,每一次体验都令人难忘。”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哈尔克银行的首席专家拉赫梅多娃·迪尔诺扎(Rakhmedova Dilnoza)激动地说道。她表示,最让她感动的是工作人员耐心教会她使用打车和支付软件,让生活更加便利,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体验。同时,她也非常欣喜能够与来自多个国家的学员共同学习、交流经验。谈到最难忘的时刻,她微笑着说:“我登上了长城。那个曾经只出现在书本和图片里的奇迹,如今真实展现在眼前,这一刻让我激动不已。”

紧急时刻的贴心守护

研修班进行到第五天时,吉尔吉斯斯坦投资署学员艾达伊·凯兹(Aidai kyzy)突发疾病,紧急回国。事后艾达伊回忆道:“没想到面对如此紧急的请求,工作人员能在极短时间内作出决策。即便凌晨出发,也有全程陪同护送至机场,为我的病情赢得了宝贵时间。我很遗憾没能全程参与,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再来爱博!”

长沙风貌与株洲工业震撼

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市政厅经济处原处长马纳斯·阿布德卡利科夫(Manas Abdykalykov)表示:“我非常喜欢长沙的基础设施,无论地铁还是公交,都能快速抵达目的地,城市交通井然有序。长沙规模不大,但人口管理非常到位,使整座城市既繁华又有序。”

在株洲市参访中,他对中国轻工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服装厂,我亲眼看到精美服饰背后的生产过程。过去我以为制衣主要依靠手工,但这里是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电脑控制裁剪机精准到毫米,缝纫设备高效,甚至质检也智能化。”他感慨,这种自动化生产不仅提升效率和品质,也展现了中国轻工业以科技为引擎的现代化进程。

最震撼的体验是在中车集团参观:“看到中国高铁制造全过程时,我深感敬佩。那些飞驰在大地上的高铁,不仅是速度的象征,更是工业实力与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

智慧沙盘下的产业园启示

在参观中关村软件园时,孟加拉国经济关系部联合秘书 沙里夫·侯赛因(Sharif Hossain)感叹:“在我的国家,很多产业园仍依赖纸质图纸和人工记录,信息更新缓慢,需要几天才能完成。”他惊喜地发现:“在这里,园区可以通过数字沙盘实现实时展示与科学决策。这让管理者对园区情况一目了然,也让招商与运营更高效。我希望未来能在孟加拉推广这样的智慧管理工具,让园区发展更高效有序。”

研修班的友谊与归属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办公厅首席专家法伊祖洛·穆罕默德(Faizullo Muhammad)表示:“除了学术和专业收获,我们还获得了同样珍贵的东西——一种深厚的归属感。通过共同用餐、长途巴士和飞机旅行,以及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我们建立了紧密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职业层面,更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在我看来,本次研修班结下的友谊,是最宝贵的成果之一。”

研修成果与学员新篇章

2025年6月9日,东帝汶国家工商业发展部首席主任及全体成员听取了东帝汶代表团在研修班的所学成果。

2025年7月16日,吉尔吉斯斯坦学员马纳斯升任吉尔吉斯斯坦卡拉库尔市副市长。

图一 部分学员在长城的合影

图二 学员们参观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图三 吉尔吉斯斯坦学员Manas Abdykalykov

上一条:研修学员眼中的中国(五十一)布基纳法索学员 作诗倾诉对中国的热爱

下一条:研修学员眼中的中国(四十九)摩洛哥学员的中国情缘